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星星配资,一条仅仅185公里长的狭窄通道,竟然左右着整个中华帝国的兴衰存亡。这就是被史学家称为“天下第一关隘”的辽西走廊,一个让无数枭雄豪杰魂牵梦绕的地方。
地理造就的历史舞台
图片
东北这块土地,就像老天爷专门打造的一个巨大堡垒。四面环山环水,北边是滚滚黑龙江,东边有乌苏里江和长白山守护,西边大兴安岭如屏障,南边面朝渤海黄海。整个东北就像个铁桶一样,进出只有那么几个口子。
最要命的是,东北和中原之间还横着燕山山脉这道天然屏障。这座山脉绵延420公里,宽达200公里,简直就是一堵巨大的城墙。山里头什么大马群山、军都山、坝上高原,一个比一个险峻。
图片
就在这种地形条件下,辽东湾西岸那条西南到东北走向的细长平原,就显得格外珍贵了。这就是辽西走廊,从山海关一直延伸到锦州,全长185公里。一边是波涛汹涌的辽东湾,另一边是巍峨的松岭和黑山。
兵家必争的生死线
古代可不像现在有飞机火车,想从东北到中原,基本上就这一条路能走。所以但凡有点军事头脑的人都知道,谁控制了辽西走廊,谁就掌握了东北和中原之间的生死命脉。
图片
燕王喜当年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星星配资,逃出蓟都后就是沿着这条走廊跑到辽东苟延残喘的。袁绍的儿子们在官渡之战后也是走这条路逃到辽西。曹操为了彻底解决后患,亲自带兵追到辽西,还在碣石山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《观沧海》。
明清两朝的生死较量
到了明朝,这条走廊的重要性更是达到了顶峰。明朝人说得好:“国都在燕,辽东实为国家肘腑之地,燕之所赖,万不可失。”辽东就像明朝的左膀右臂,而辽西走廊就是连接这条胳膊的关键血管。
图片
努尔哈赤这个老狐狸深谙此道。萨尔浒大战后,他没有急着攻打山海关,而是一步步蚕食辽东,逐渐控制辽西走廊。等到满清彻底掌控了这条通道,明朝的末日就真的到了。
有意思的是,即便明朝还守着山海关这个“天下第一关”,但失去了辽西走廊的山海关就像失去了后院的堡垒,战略价值大打折扣。满清想进关还得绕山西那边兜大圈子,可见这条走廊对防御方有多重要。
图片
清朝的生命线
清朝入关后,辽西走廊不但没有失去重要性,反而变得更加关键。道理很简单,明朝老家在南京,丢了北京还能退守江南。清朝的龙兴之地在白山黑水,定都北京后,辽西走廊就成了皇帝回老家的唯一通道。
清朝刚入关那会儿,局势还不稳定,朝中就有人提议:“实在不行咱就退回关外吧。”这话说得轻松,可要是有人卡住辽西走廊,清朝皇帝连老家都回不去,那才叫真正的进退两难。
图片
从军事要道到商业通衢
不过清朝后来的情况和明朝大不相同。明朝时期,北边有蒙古各部虎视眈眈,东北女真各部也不太安分,辽西走廊主要承担军事通道的作用,商业发展受限。
清朝就不一样了,他们本身就是从东北起家的,对蒙古各部也能有效控制,整个辽西走廊的形势相对稳定。这就给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,走廊内的商贸往来日益繁荣,从纯粹的军事要道变成了经济大动脉。
图片
今日的战略价值
时至今日,辽西走廊的重要性丝毫没有减弱。现在连接东北和华北的京哈铁路、京哈高速公路,走的还是这条千年古道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条185公里的通道,依然是东北地区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。
图片
每当我们坐着高铁从北京开往沈阳,途经这片土地时,是否会想到脚下这条路承载着多少历史风云?从燕王喜的仓皇出逃,到曹操的踌躇满志,从努尔哈赤的雄心壮志,到清朝皇帝的忧心忡忡,这条看似普通的通道,见证了中华历史上太多的惊心动魄。
说到底星星配资,地理决定命运这话还真不假。一条185公里的狭长平原,竟然能左右帝国的兴衰,改写民族的命运。你觉得还有哪些地理要道对中华历史产生过类似的重大影响?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看法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