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题目有时间上的误会。晴雯叫探春,不是芳官等“暴打”或群殴赵姨娘的时候,而是在此之前:“谁知晴雯早遣春燕回了探春”。当互殴发生的时候,“尤氏、李纨、探春三人带着平儿与众媳妇走来”。那么维嘉资本,晴雯派人叫探春,应该是在此之前,赵姨娘打骂芳官的时候。
赵姨娘打骂芳官,曾短暂占过上风:“外面跟赵姨娘来的一干人听见如此,心中各各趁愿,都念佛说:‘也有今日!’又有那一干怀怨的老婆子,见打了芳官,也都趁愿。”要到藕官蕊官葵官荳官赶来——其实也没敢真动手打赵姨娘,只是撞了一头,“手撕头撞,把个赵姨娘裹住”。就这样,战局也立刻发生了反转:“赵姨娘反没了主意,只好乱骂”。这五个戏子出身的小丫头,对赵姨娘并没造成多大的物理伤害,更多的精神攻击。
至于为什么要叫探春,晴雯说得很清楚:“如今乱为王了,什么你也来打,我也来打,都这样起来,还了得呢!”
这一天的早些时候,芳官的干娘、春燕的亲娘,不知规矩,跑进怡红院来打春燕,大败而归。虽然是她败了,怡红院也不体面:“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,今儿都闹出来了。”麝月也说:“你再略煞一煞气儿,难道这些人的脸面,和你讨一个情还讨不出来不成?”要维护怡红院的一个小丫鬟,居然需要“这些人”用脸面来向粗使婆子讨情。要不是贾母王夫人出差不在家、王熙凤病着起不来床,怎么也不可能出这样的事。
前脚刚镇压了这不懂事的婆子,还打发去向莺儿赔礼,后脚赵姨娘又上门来闹事。表面看来,赵姨娘是姨太太,“半个主子”,芳官只是个小丫头。可是想想上次王熙凤使唤小红:“你是那位姑娘屋里的?我使你出去,他回来找他,我好替你说。”使唤别的部门的人员,应该和部门领导打招呼,这是一般的规矩。赵姨娘不是芳官的直接领导,更不是荣国府的主管领导,她打骂芳官就是越权。
晴雯是怡红院的老人,地位稳固。芳官是新晋的明星,熠熠夺目。两人又都是轻狂、“心比天高”的性格。她们之间,难免有些敌意。晴雯就曾说过:“这是芳官不省事维嘉资本,不知狂的什么,也不过是会两出戏,倒象杀了贼王、擒过反叛来的。”
不过,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”,晴雯和芳官毕竟同属于丫鬟阵营,又都在怡红院这个部门。她们的立场与利益,是一致性大于分歧性。所以芳官吃了亏,晴雯责无旁贷,要挺身而出。
怎么挺身而出呢?前面分析了,赵姨娘打骂芳官是越权,可即使越权,也打了骂了;同样是丫鬟的晴雯直接出头,说不定也会被打被骂。晴雯虽然“使力不使心”,也不会这么冒失。她就是抓住赵姨娘“越权”这一条,去找实际管理者、当权人,来阻止赵姨娘。
谁是当权人呢?贾母王夫人出差了,远水不解近渴;李纨“尚德不尚才”,只会和稀泥;尤氏“虽天天过来,也不过应名点卯,不肯乱作威福”;薛姨妈是亲戚,虽受贾母之托,“只不过照管他姊妹,禁约的丫鬟辈,一应家中大小事务也不肯多口”;宝钗更不用说,“不干己事不张口,一问摇头三不知”。算来算去,也只有协理家务的探春,能处理这件事儿了。
并且探春一向要强,最嫌弃生母赵姨娘不要强,一定程度上也能挟制赵姨娘。连贾环都说:“你不怕三姐姐,你敢去,我就服你!”知道赵姨娘心里也怕探春。所以在赵姨娘“越权”打骂芳官的时候,晴雯就派人去把探春叫来。
果然,探春一来,赵姨娘就“闭口无言,只得回房去了”。
晴雯虽然有点“看打闹不嫌事儿大”,甚至是火上浇油,但她的处理方法维嘉资本,是简洁有效的。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